Johnny Lightning / Pop Culture 1/64
John Wick - 1970 Chevy Chevelle SS
Back to the Future - 1985 Toyota Hilux SR5 Pickup
【视频版/ Video】
【图文版/ Text】
乔尼闪电这两款「流行文化」系列的车型
《疾速追杀》中的雪佛兰Chevelle SS
和《回到未来》里的丰田海拉克斯皮卡
其实都是去年的批次
海拉克斯皮卡
我在去年八月份就预订了
但没赶上国内第一批到货
一直到上周末才收到
而雪佛兰这辆
由此可见
《回到未来》这个IP
真的是经久不衰
乔尼闪电如果给海拉克斯皮卡
换一个普通街车涂装
可能都不一定有这么畅销

乔尼闪电的「流行文化」
与风火轮的一样
主打各类影视和娱乐IP题材
板卡封绘也是对应的主题
像《疾速追杀》这个封绘设计
我就非常喜欢
血红色背景
+“赵威克”杀气十足的神态
完美展现了电影的风格
丰田海拉克斯皮卡的板卡
倒没用《回到未来》的风格图案
而是一个带问号的
名叫“Mystery Matinee”的主题设计
这应该是乔尼自己原创的系列
但参考了美国一些电视频道
播出的电影点播栏目
类似我们国内的
《佳片有约》和《第10放映室》这种
“Matinee”一般指的是“午后剧场”
所以“Mystery Matinee”可以理解为
“午后神秘剧场”
就是事先不告诉你要放什么电影
需要你自己猜
可能乔尼闪电就是想让玩家
根据车型和涂装
自己判断出自哪部电影
所以板卡上没有任何相关IP的授权信息
但熟悉的玩家基本一眼就能认出
这算不算一种完美的
规避版权成本的玩法
但丰田厂商的授权肯定有
只是没找到任何有关环球的版权信息
而《疾速追杀》这款雪佛兰
既有通用(GM)的授权
也有狮门影业(Lionsgate)的授权
所以才能用电影IP的元素
这个操作还是挺巧妙的

先来看雪佛兰这辆
之前绿光也出过同款车型
但是我没入
这款车在电影第一、二部都有出现
最初是因为男主心爱的
野马Boss 429被黑帮二代偷了
顺带连亡妻寄托给他的小狗也没放过
作为朋友的修车店老板
就把自己的这辆雪佛兰
借给了他“代步(复仇)”
在第二部的片头就是一段街头追逐戏
男主也是开着这辆雪佛兰
镜头虽然不算多
但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款Chevelle SS
诞生于美国肌肉车文化的黄金时期
也就是1960-1970年代
大V8和450匹马力的参数
绝对算雪佛兰有史以来
速度最快也是最令人向往的
美式肌肉车之一
同时也是好莱坞电影里的明星车型
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
“家人侠”也多次驾驶
同款但不同涂装的Chevelle SS

乔尼这款小车的手感很厚实
全车采用合金车身+合金底盘
重量比较压手
漆面是深绿色的金属漆
颗粒感比较细腻
表面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漆面感觉有点厚
不过侧面肌肉感的腰线
刻画得很清楚

车头部分有完整的细节展现
并且造型都是与车壳一体压铸的
没有任何分件细节
大灯简单刷的白色
进气格栅也刷了银色边框
中间的“SS”字母很清晰
下方前杠整体喷涂的哑光镀铬色
雾灯区域有分色点缀
中间车牌图案移印的很清楚
这辆车的引擎盖是可动件
开合手感比较松垮
合页也无法固定
整体开合角度不算大
不过也能大致看到内部机舱的细节
像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分别刷了红色
顶部的空滤造型应该是塑料分件
机盖关闭后
前端的缝隙看着有点大

前风挡刷了银色边框
透明件底部还有两个机盖合页的孔位
两侧车窗和尾窗同样刷了银色窗框
前翼子板后面还有“SS”的标识印刷
前后轮眉也有分色
尾箱盖右下角印有车型名称
但只能看个形状
后杠部分也是整体压铸的造型
刷的镀铬色
车灯和车牌都有相应分色和图案印刷
效果看着还行
内饰部分做了基本的形态刻画
并且整体喷涂的
是与车身同款的金属绿色
方向盘是镂空造型的
档把、手刹及前后座椅的纹理
都能看到

车轮部分参考了实车的设定
电镀五幅样式的轮毂
但感觉做得没那么精细
轮胎也是橡胶材质
并且有印胎壁文字
整体效果还可以
车轮滑行很顺畅

底盘部分是合金压铸的
能看出传动轴和排气管的细节

丰田海拉克斯皮卡这辆
是乔尼闪电同批次里
唯一的新模具车型
再加上《回到未来》IP的加持
所以这款车一直都是溢价状态
二级市场的价格甚至已经翻倍
有点疯狂
不过小车确实很漂亮
车身采用全亮黑色涂装
与影片中的外观一样
漆面的质量做得还不错
表面很光亮
厚度也OK
小车拿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
整车还是以合金材质为主
车身和底盘都是压铸的
前后护杠及后斗的龙门架
是单独的塑料件
车头大灯依然是简单分色
进气格栅右上角
能看到“TOYOTA”的字母
前杠上的探照灯也做了图案印刷
并且带“KC”字样
看来这里也拿了厂商的授权
不过影片中只有第三部的末尾
马丁从1885年穿越回1985年后
驾驶的那辆海拉克斯皮卡
才装了带“KC”字样的灯罩
第一部中的版本
并不带“KC”字样
但明显带灯罩的版本更好看
再下方中间是加州车牌的印刷
图案与文字均与影片中的一致

引擎盖部分是活动件
并且与车身的契合度和缝隙
控制得都不错
机盖开合的手感也很好
有阻尼感
可以保持打开的状态
开合的角度也够大
差不多有45度角了

内部的造型刻画还是挺多的
但只有发动机部分
刷了镀铬色
顶部还有红色点缀
整体来看
发动机的镀铬效果非常好
还原了金属质感
看着也很精细
非常不错
雨刮器造型压铸在车身模具上
前风挡透明件顶部
印有“TOYOTA”字样
与实车一样
车身两侧的后视镜
同样是与车身一体压铸的
并且小三角窗区域
还是镂空造型
看着还很细
看来这款模具的
压铸工艺水平还是不错的
车门后面的小窗及C柱上
还做了相应的图案和文字印刷

皮卡后斗的龙门架上
还原了四个探照灯的造型
同样有“KC”的图案印刷
后斗内部很平整
就是正常的条纹地板
车尾尾灯简单做了分色
尾门中间印的“TOYOTA”文字
下方车牌与车头的一样
后杠也是塑料件粘接的
这款车的尾门也是可开的
松紧度还不错
尾门放倒的角度挺大的

内饰部分
整体刷的浅灰色
细节造型都很清晰
方向盘是镂空的
两侧的拨杆也都能看到
还有座椅中间的档把
和安全带锁扣造型都有
车门内侧面板也做了简单刻画

车轮部分的还原度也很优秀
轮毂样式和配色
完全参照的实车
电镀轮圈+黑色造型
轮胎胎壁也有文字印刷
就是胎皮的质量感觉一般
有轻微变形
再就是胎边的水口比较多
有点影响整体质感
胎纹还是用的岩石胎样式
车轮滑行没问题
就是稍微有点起伏
带胎壁文字的车轮
转起来的气质很不一样
底盘部分的压铸细节
比上一辆丰富得多
几个核心结构基本都展现出来了
像大梁、前后桥、传动轴
变速箱和排气管等
这些都能找到
还有四个车轮后面的挡泥板造型
也是一体合金压铸的
后轮两个挡泥板上
还印了“4WD”字样
底盘整体看着很舒服
丰田海拉克斯皮卡
一直都是热门题材
很多小比例品牌都出过
像我之前评测过的
GCD的同款SR5
虽然涂装不是《回到未来》的版本
但整体尺寸和外观造型
基本是一样的
不过仔细对比
乔尼这款的车身还是做窄了点
有点细长的感觉
GCD这个宽度明显顺眼得多
其他方面
像车身长度及前后双开的设计
都是一样的

另一辆就是风火轮「流行文化」里的
同款《回到未来》皮卡
除了涂装一样
模具设计完全是两个风格
风火轮这款还是偏卡通玩具风
乔尼这辆相对更写实
另外乔尼在多年前
也出过《回到未来》第二部的时光车
我在两年多前也发过评测视频
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回看一下

综合评价
这两款车从材质做工到手感和定位
还是更适合拿来把玩
尽管从价格上看
并不便宜
但定价高主要还是因为乔尼品牌
并未正式进入国内市场
基本都是国外货源流入
价格自然没有优势
实际合理的价位
应该就是参考绿光的水平
其实乔尼和绿光在很多题材上
都是高度重合的

比如这次《疾速追杀》的雪佛兰
绿光几年前就出过了
还有片中的野马和道奇车型都有
我之前就入了绿光版的野马
整体做得都不错
关键50多元的价格
低于乔尼在国内70-80的售价
所以单就雪佛兰Chevelle SS这款车
同IP同型号
不如直接买绿光的版本
质感应该不会有太大区别
但丰田海拉克斯皮卡这辆
相对特殊点
《回到未来》IP本身就是最大的加分项
再放眼整个1/64比例市场
做《回到未来》涂装的海拉克斯皮卡
除了风火轮
之前还有DiecastTalk也出过
但都是国外市场限定
而且早已售罄
现在的二级市场价格
基本都在400-500元以上
剩下就只有乔尼这款了
并且客观来看
乔尼这辆海拉克斯皮卡
做得确实也不错
主体全合金材质
细节印刷和分色基本拉满
又是前后双开可动设计
整体姿态外观还原也很到位
除了车身稍微窄了点
产品亮点还是很足的
既能手里盘也能静态看
所以开局70-80元的价格
现在有的已经翻倍
但我个人觉得
如果是《回到未来》粉丝
又特别喜欢这个原版涂装的车型
在没有其他更好渠道的情况下
适当溢价入手也行
比如100左右还是可以考虑的
太高就没有必要了
如果是单纯喜欢海拉克斯车型
还是建议看看其他竞品
像GCD的同款做得也不错
还有其他性价比产品也行
总之就是
乔尼这款小车还不错
但前提条件一定是
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
THE END